中国油气产业分析与展望系列蓝皮书发布
4月15日,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指数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油气产业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低碳经济蓝皮书》)《成品油与新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中国天然气行业年度运行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天然气行业蓝皮书》)在京正式向社会发布。
4本能源蓝皮书是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全视角研究和分析中国乃至世界能源产业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展望的深度报告。研究团队通过搭建多重均衡模型框架,观察分析2022年中国乃至世界能源市场变化,包括地缘政治博弈、各国能源政策、全球产业链演进和商业模式整合,以及由此引发的上下游各环节变化等,预测评估未来一个时期市场走向、进程及其发展趋势等。蓝皮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年鉴,而是以年度分析和来年展望为基本特征的智库观点与报告,旨在为业界提供一个关于油气市场演进的全景式、立体式图景,在针对市场波动描述与剖析研判的同时,给出预测与判断的方法论。
《油气产业蓝皮书》显示,2022年,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406.9亿吨,同比增长1.3%;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21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全球石油产量为43.49亿吨,同比增长2.8%;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2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4%。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等因素影响,2022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幅放缓,同比增长215万桶/日,至9980万桶/日;天然气消费降至4.01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8%。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达1.019亿桶/日;全球天然气需求量为4.13万亿立方米,增速回升至0.8%。预计2023年全球油气产量继续小幅增长,其中美国油气产量将延续大幅增长态势,而俄罗斯油气产量降幅可能超过2022年。
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油气企业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全力推动增储上产,为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重要动能。根据《油气产业蓝皮书》数据,2022年,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4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2万亿立方米;原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长2.9%,重回2亿吨“安全线”;天然气产量2201亿立方米,同比增速6.07%,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进口原油50828万吨,同比下降0.9%,原油对外依存度降至71.2%;进口天然气10925万吨,同比下降9.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降至40.2%。油气产销呈现“两增两减”态势。预计2023年我国油气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原油产量坚守“2亿吨+”安全线,天然气产量超过2350亿立方米。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根据《低碳经济蓝皮书》数据,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4%,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低碳经济蓝皮书》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态势,与此同时,我国以碳价机制促进低碳转型效果初显。截至2022年,我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0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5亿元。从时间维度来看,2022年各试点区域碳价相比2021年都有所上升。从地域维度来看,北京碳价处于全国最高位,其次为广东,福建碳价处于最低位。2022年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已顺利结束,2023年市场迈入了第三个履约周期。伴随着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碳价或将继续上涨。
- 上一篇:湖北黄冈LNG储气设施项目储罐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2023-04-18]
- 下一篇:西南油气田亮眼开局“气”势如虹 [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