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缺乏投资致航运能力不足 或将构成能源风险
2018-10-27 15:35:06 点击:
国际能源署(IEA)周一发布报告称,为避免石油价格继续波动,以中国为首的主要新兴买家推动了对液化天然气(LNG)基础设施投资和航运能力升级的需求。
国际能源署总部位于法国巴黎,该组织此前于周一表示:“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目前正面临投资不足的风险,这可能对能源市场发展和供应安全构成威胁,可能在天然气液化能力呈现疲态之前,这种风险就会显现。”
该组织称,“天然气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仍存在不确定性”,当前美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以及中国天然气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天然气市场。
新兴买家优先考虑的是“短期供应,通常希望快速达成交易”,这就要求一定的市场灵活性。
国际能源署在谈及一系列严寒天气及天然气供应意外中断事件时,提到“中国去年冬天出现的供应不足”以及欧洲的燃料需求情况。
报告称:“这些不确定性都可能会对天然气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危害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对价格最敏感的新兴买家的利益,并引发对能源安全的进一步担忧。”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58%,平均每天增长27.2亿立方英尺。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截至2018年4月的数据,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日平均量高达4亿立方英尺,仅次于韩国和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另外,根据一份报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正在迅速扩张。
根据液化天然气世界新闻网(LNG World News)的一份报告,截至4月底,2018年初以来共交付了22艘液化天然气船,预计到今年年末将再交付43艘船。这将使液化天然气总航运能力达到“迄今为止最高水平”。
液化天然气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天然气,或称甲烷,通过与某乙烷混合,经低温加工后,体积可压缩600倍,更方便运输。交付之后,液化天然气必须重新加温气化,才能够用于发电或其他方面。(能源舆情)
拓展阅读:
原料气价变动频繁 对LNG影响趋弱
2017年9月份以前,西北中石油直供工厂的原料气价格一直处于比较有规律的状态,即淡季执行较低的价格即1.34元/方,旺季即供暖季执行稍高的价格1.474元/方,两者相差不过1.34元/方。
而2017年9月份开始,中石油先是以气源紧张为由,将气源通过上海天然气石油交易中心进行竞拍,气价大幅提升至1.61元/方左右,后期更是大幅提升至1.88元/方且持续整个供暖季。供暖季结束后,气源价格进入过山车模式,调价周期最短缩短至8天左右。
气源价格作为LNG工厂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厂的生产利润以及出货价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源价格每上涨1毛,工厂的生产成本将会增加145元/吨左右,相应的,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利润将会被同幅压缩。
整体来看,LNG的价格与原料气走势基本相近,原料气价格出现波动时,LNG价格也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从而对整个市场行情产生影响。
而近期来看,原料气的价格调整似乎形成一定的规律,即逢8即调,包括8号、18号及28号。另外,LNG的销售价格走势也与原料气价格走势出现了偏差。
气源价格与LNG出厂价走势出现偏差的原因一是因为目前LNG价格主要是受需求面的影响,在下游需求较弱的情况下,工厂单方面的提高出厂价容易导致LNG销售受阻;另外,由于最近原料气价格变动频繁,市场对其敏感性有所降低,气价小幅变动对LNG价格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综上,未来一段时间内,若气价出现较大幅度调整,LNG价格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若气价调整幅度较小,LNG价格变动仍将由供需情况来决定。
另外,近期市场上也有各种关于原料气价格调整的传言,但根据中石油一贯先执行后通知的操作来看,传言属实的可能性较小,各方还需理性看待,理性进行市场操作。(隆众资讯订阅号)
- 上一篇:市场监管总局告戒三大天然气销售公司不得哄抬价格 [2018-10-29]
- 下一篇:破解气荒应建立天然气价格常态化形成机制 [2018-10-26]